三、问法新颖,诱发学生思考 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,对于课堂的评价也有了自己的见解。在教学提问时教师如果因循守旧,落入俗套,则会给学生一种厌烦感,提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。而如果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取材新颖,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趣味性,每次课都能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,则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位教师,自然也就会逐渐喜欢上这一学科,正所谓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。在问题设计时,教师可以引用当前的最新资讯,可以是大家都喜欢的一首歌,可以是一个成语或寓言,也可以是班级发生的小故事,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从而诱发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。问法的新颖体现在另一方面就是改变单一的提问方式,可以分组由学生来提出问题,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组间的角逐,在比赛结束后评出问题最佳小组、回答最优小组、表现最佳学生。这样既能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,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出题时,教师要考虑怎样才能最新颖,并需预设对方可能追问的内容;回答时,教师需思考怎样才能最精练。这都要求在对所学知识有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。由此,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。 如在对《唯物主义的发展观》进行学习时,笔者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:“一位同学经常不完成数学作业,到后来连数学课都不想上了,这是一个什么道理?”学生自然知道这是量变到质变的道理,在此基础上,笔者让学生再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量变到质变的实例。学生将生活事例转化为知识学习,既提高了学习哲学的兴趣,又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。 四、有问有评,激发回答热情 没有评价的问答是没有效果的,及时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,并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和补偿,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评价这一关键环节。教师如果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置与否,或者含糊其辞,学生就会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,从而影响后面的答题,同时也会给学生一种感觉就是老师的素质一般,不知道学生回答的对错。因此,教师的点评要精练,要评到点子上,一针见血,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同时,评价时教师还需要把握的是不能只说优点或缺点,要在鼓励的前提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。如果教师只说缺点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,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也要从中找出可以肯定的地方;只说优点而没有指出不足则会让学生飘飘然,形成不了扎实稳定的学风。所以教师要从中找出不够精准或可以更加优秀的分析方法,这样能够让学生精益求精,有利于学生更大程度上开拓思维,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激情。 如在对《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》进行教学时,笔者让学生总结一下民族精神,有的学生在按照课本上的条框总结之后,感觉已经很完美了。笔者给予了好评,但是又强调民族精神不仅是已有的,还应该是与时俱进的,既是文化道德的传承,也是我们日常习惯的表现。 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是一门艺术,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跟上学生的思路,营造出一种学生积极参与、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。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政治课的学习中。 参考文献: [1]胡国华.试论高中政治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方法[J].教育学,2013(10). [2]蓝莹.浅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[J].现代阅读:教育版,2012(14). [3]肖良.让课堂在有效提问中鲜活起来——例谈高中政治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[J].中学教学参考,2009(12). |